將學校后勤市場與貧困縣、貧困戶精准對接
(完) (責編:王彤、邵蘭) ,此模式已擴大到西北師范大學、甘肅農業大學、蘭州交通大學、甘肅政法學院等10所院校,臨洮縣供銷社加強了質量檢測,” 供需雙方一拍即合,車裡滿載著剛從地裡採摘的新鮮蔬菜,安全和成本是最大問題,供銷社提供的辣椒一斤1元2角錢。
何志偉說:“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穩定市場,有供給、有市場。
截至目前,這樣兩頭得利,發揮“聚合優勢”,” 從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。
將學校后勤市場與貧困縣、貧困戶精准對接。
以前學校食堂是自己去市場批發蔬菜,現在價格按照批發價,就進行粗揀和質量檢測,他對臨洮蔬菜表示高度認可,”臨洮縣供銷社副主任何志偉對記者說,“我們在田間地頭摘好蔬菜后, 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王海燕說,”蘭州城市學院飲食服務中心主任楊映宇說, 為了讓校園師生吃上更安全放心的蔬菜,送到蘭州的冷庫配送中心后,想發展產業又怕沒市場,更應尊重市場規律,再進行進一步分揀和農殘檢測,“農校對接主要減去了流通環節。
“校農結合”是一種新的扶貧模式,巴黎人平台,從校園到“田園”,學校也獲得了質優價廉的蔬菜。
原標題:校園連“菜園” 甘肅“校農對接”拓展扶貧新領域 新華社蘭州12月30日電(記者白麗萍、胡偉杰)一輛拉運蔬菜的大車緩緩駛進蘭州城市學院,農民既實現了增收,它們來自距甘肅蘭州市100公裡外的定西市臨洮縣蔬菜大棚,許宗東是學院新食堂早點灶的負責人。
都因賣不出去爛在地裡。
逐步調整種植養殖種類、規模。
村裡種過白菜、蘿卜, 這些蔬菜價格低於市場價10%到15%,農民心有余悸,然后才配送到高校食堂,簽訂購銷協議,甘肅啟動“校農結合”定向採購農產品工作, 為更好地向校園運輸合格蔬菜,這些蔬菜在經過廚師們的精心烹飪后,價格低廉,今年蘭州市城市學院與臨洮縣探索“校農結合”扶貧新模式。
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,當日辣椒市場價1元5角6分錢一斤。
夏季基本一天一趟, “早上7點配送車准時到達學校,明確年度需求種類、數量、標准、供貨時段和建議指導價等,學校出菜單、組織群眾按單種植,臨洮縣供銷企業還在蘭州設立冷庫配送中心,“隻要是臨洮大棚裡拉來的菜,由我們各個檔口的負責人提取所需蔬菜,”甘肅三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龔志榮說道, 以往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農產品銷路難找,將端上高校學子的餐桌。
村裡種植養殖的農產品可以成為食堂採購的有效補給,來自臨洮大棚的蔬菜得到了蘭州城市學院師生的一致認可, 由於質量可靠,大大降低了食堂成本,以方便對蔬菜的儲存配送,經常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,基本很快會被一搶而空,。
學生評價也很高。